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对血液保护功能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TA)与抑肽酶(AP)对体外循环术中血液保护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82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用药组、抑肽酶用药组和对照组.TA组总量1.5g,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及体外循环开始后两个时间点各给半量,一次性静脉推注;AP组500万KIU同TA组两个时间点半量分次持续滴注给药,对照组不用药.于术前、后分别测定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平均血小板体积、凝血三项、D-二......

    作者:武婷;文其祥 刊期: 2005- 01

  • 低体重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预充的对比研究

    目的在超滤技术的保障下探讨低体重先心病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常规预充和全血预充对患儿术后水潴留的影响.方法25例低体重(≤7kg)先心病婴幼儿依CPB预充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两组:常规组(12例)和全血组(13例),联合使用CUF和MUF者23例,仅行CUF或MUF者各1例.结果全血组的晶体预充量和晶/胶比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24小时尿量较常规组明显增加(P0.05),术后均无明显组织水肿表现,无......

    作者:曹倩;邢泉生;王葵亮;柴洁;王学智;李筱琴 刊期: 2005- 01

  • 温血停搏液持续逆行灌注对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温血停搏液经冠状静脉窦持续灌注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6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持续灌注组(实验组n=30)和间断灌注组(对照组n=30).术中测定心肌酶及取心肌组织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心肌酶峰值提前,且持续时间较长.心肌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出现普遍空泡化,部分嵴溶解.结论温血心肌停搏液持续逆灌对心肌保护作用优于间断灌注组,适合重症心脏病心瓣膜置换......

    作者:李晓霞;姜敏炎;唐岳云;吴伟敏;吕亚军 刊期: 2005- 01

  • 体外循环中高血钾不同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中高血钾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利于心脏复跳及术后早期心脏功能的恢复.方法将32例ECC中高血钾的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超滤组(11例)和胰岛素组(21例),观察不同方法降低血钾的效果.结果超滤组超滤前血钾浓度(6.8±1.9)mmol/L,停机前血钾浓度(4.9±1.3)mmol/L,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作者:丁振元;李佳春;王加利;骆荩 刊期: 2005- 01

  • 心脏手术中细胞因子和酸碱、血气的变化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病人25例,术前一般情况良好.以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快速诱导插管,安氟烷、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在手术前、转流后、复跳后、停机后及术毕从中心静脉抽取血样,用于检测白细胞介素(IL)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同时检测电解质、酸碱和静脉血气的变化.结......

    作者:王力甚;倪蓉;王年云;李圣平;李芳;向强;倪娟 刊期: 2005- 01

  • 改良超滤的时间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在高流量改良超滤时评估超滤时间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L组).记录患儿临床指标并测量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血清浓度.结果40例患儿都顺利完成手术,术毕C组超滤时间(7.83±0.75)min,L组(14.63±1.06)min,C组滤出液量(440.00+91.86)ml,L组为(766.25±119.85)ml.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没......

    作者:王伟;朱德明;蒋黎敏;徐羽中;黄惠民;沈立松 刊期: 2005- 01

  • 前列环素血栓素含量和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TXA2)含量及其比值与糖酵解产物血乳酸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可乐定对其的影响.方法CPB下行择期心脏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可乐定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分别于麻醉前、转流前、转流30min、60min、90min、120min及转流停止后30min各采集桡动脉血标本测定PGI2、TXA2含量及血乳酸含量.以PGI2、TXA2及PGI2/TX......

    作者:石碧明;任永功;曾邦雄 刊期: 2005- 01

  • 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讨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优缺点.方法40例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心跳组不阻断升主动脉,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停跳组在常规方法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术前、停机即刻、术后6h、12h、24h、48h分别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心肌酶(CK)、肌钙蛋白-I(cTnI)的血浆浓度并观察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多......

    作者:杨明;秦太昌;梁法禹;牛志高 刊期: 2005- 01

  • 长时间体外循环转流对代谢的影响及处理

    目的探讨长时间体外循环(CPB)转流对代谢的影响及处理,提高CPB转流技术和管理水平.方法本组17例长时间CPB病例均为复杂先心和后心病人,采用中剂量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以中度血液稀释、中度低温、高流量全CPB.当降温至鼻咽温31~30℃阻断升主动脉,在主动脉根部灌注4℃心肌保护液15~20ml/kg,而后每隔25~30min重复灌注含血(4:1)停跳液一次.术中除常规监测项目外,特别增加了血糖和......

    作者:程大新;沈七襄;陈利民;程旺生 刊期: 2005- 01

  • 心脏手术复苏困难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至2004年4月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106例心脏复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在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苏54例,电击除颤复苏52例,复苏困难8例(除颤3次以上),复苏困难病例,经及时调整血气和电解质、药物辅助以及反复电击除颤等处理后均成功复苏.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复苏困难可能与心脏本身的......

    作者:董爱萍;王蓉;杨小文;向强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