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自体血回输对围术期游离血红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应用自体血回输对围术期游离血红蛋白(FHb)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间36例行OPCAB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自体血回输)和对照组,收集围术期FHb及其他临床资料,确定自体血回输对于围术期FHb水平的影响。结果洗涤式自体血回输机可以显著减少术野回收血液的FHb水平;试验组输入自体血后FHb显著升高,至术后第三天与对照组无显著......

    作者:石云;刘宇;吴海波;孙昊;王强;徐殊;王辉山 刊期: 2015- 04

  • 特应症婴幼儿对体外循环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特应症婴幼儿对体外循环(CPB)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术后相关临床情况评估和转归。方法选取64例3~24个月拟行CPB心脏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CPB组,CPB组根据术前血清TIgE、父母的必要性疾病史和过敏相关临床症状,将患儿再分为特应症组(atopy组,n=34)和非特应症组(no-atopy组,n=30),另设立20例行非CPB心脏直视手术的非特应症患儿为对照组。根据患儿术前TI......

    作者:李幼瑾;沈佳;朱德明;刘锦纷 刊期: 2015- 04

  • 术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高危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标志物和乳酸的影响

    目的:分析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患者术后血液心肌标志物及乳酸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行OPCABG术的高危患者290例,术前预防应用IABP的患者138例(IABP组),另外选择对照组患者15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cT......

    作者:王金宏;杨峰;江春景;郝星;刑智辰;徐博;杜中涛;邢家林;侯晓彤 刊期: 2015- 04

  • 常温体外循环技术的利与弊: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目的:通过检索临床随机对照(RCT)文章进行Meta分析,比较常温体外循环与低温体外循环,以期寻找常温体外循环的优势与缺点。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截止至2013年9月28日。符合要求的文章为,随机将成人心脏手术患者分配至常温体外循环组与低温体外循环组的英文文章。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来评价二分类变量,计算加权均数差(W......

    作者:熊瑶瑶;孙燕华;吴斯杰;吉冰洋 刊期: 2015- 04

  • 新生儿主动脉弓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主动脉弓离断(IAA)或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其它心内畸形的一期矫治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手术治疗主动脉弓离断或缩窄合并其它心内畸形新生儿14例,其中主动脉缩窄6例,主动脉弓离断8例。平均年龄17(3~30)d。平均体重3.06(2.1~4.2)kg。均经胸骨正中切口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手术。结果14例新生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顺利脱离体外循......

    作者:吴永红;孙善权;姚仕文;孔娟娟 刊期: 2015- 04

  • 儿童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总结20例儿童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2008年9月至2015年3月武汉协和医院共行20例儿童心脏移植,其中男11例,女9例,扩张性心肌病为移植主要病因,儿童平均年龄(10.76±5.97)岁,小年龄3个月;平均体重(33.23±18.51)kg,小体重5.2kg;供心保护采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HTK心脏停搏液,快速取下心脏,置于4℃HTK液中低温保存。供体......

    作者:李平;赵阳;董念国;高思海 刊期: 2015- 04

  • 全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

    目的:总结全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到2014年8月58例心脏病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其中男17例,女41例,年龄7~62(35.19±14.51)岁,体重19~80(57.64±11.47)kg。房缺修补术28例(48.27%),房缺修补加三尖瓣成型术12例(20.69%),左房黏液瘤摘除术12例(20.69%),右房肿物摘除1例(1.......

    作者:邓丽;张国伟;杨慧;李玲;刘宏宇 刊期: 2015- 04

  • 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围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外科治疗成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46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采用正中切口行HOCM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同期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11例,二尖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三尖瓣成形术5例。结果全组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44.3±64.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1.2±3......

    作者:肖营凯;周成斌;熊卫萍;谢斌;黄焕雷;郭惠明 刊期: 2015- 04

  • 机器人辅助下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探讨本院机器人(DaVinci)辅助下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1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放置食道超声(TEE),均采用离心泵作为主泵灌注,术中心肌保护均为晶体St.Thomas液(钾离子浓度20mmol/L)加康斯特(HTK)液,术中采......

    作者:王涛;杨苏民;陆岩;杨林山;林冠军 刊期: 2015- 04

  • 低体重紫绀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总结和探讨低体重紫绀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26例紫绀型婴幼儿[年龄3~24(9)个月,体重3.4~10(7.73±1.8)kg]先心手术的临床资料。除常规监测外均行有创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诱导后行机械通气,全凭静脉维持麻醉。记录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输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

    作者:冯龙;陈婷婷;周琪;王文瑞;武书玲;王刚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