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体外循环心肺复苏技术在成人心脏术后心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探讨体外循环心肺复苏(ECPR)抢救成年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搏骤停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到2013年3月,应用ECPR救治28例成人心脏手术患者,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59.4±11.5)岁.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时间(115.5±68.2)h.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3例(82.1%),瓣膜病3例(10.7%),先天性心脏病2例(7.1%).所有患者均为静脉-......

    作者:赵岩岩;邢家林;杜中涛;刘锋;贾明;侯晓彤 刊期: 2013- 03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的预防性应用

    目的分析本中心2010年至2012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前的应用,评价IABP在不同EuroSCORE评分患者术前的预防性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184例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根据EuroSCORE评分分为中低危组(A组,评分小于等于6分)、高危组(B组,评分大于6分),分析相关数据.结果三年预防......

    作者:刘锋;万彩红;赵岩岩;邢家林;缪娜;杜中涛;侯晓彤 刊期: 2013- 03

  • 体外膜肺氧合141例临床经验报道

    目的总结北京安贞医院141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共计141例心肺功能衰竭接受ECMO辅助治疗,按照辅助结果,将患者分为出院存活组(SG,n=51)和死亡组(NG,n=90),比较两组患者ECMO辅助情况.结果98例(69.50%)患者成功脱机,51例(36.17%)患者存活出院.ECMO辅助时间6~600(111.......

    作者:邢智辰;郝星;杨峰;邢家林;杨晓芳;杜中涛;江瑜;谢海秀;徐博 刊期: 2013- 03

  • 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严重下肢缺血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引起严重下肢缺血的危险因素,提高对其发作风险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6月至2013年6月经股动脉插管建立ECMO患者173例,根据严重下肢缺血发生情况,分为缺血组15例,无缺血组1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表面积(BSA)、体重指数(BMI)、动脉插管型号、动脉插管置管方法(穿刺、切开)、是否预防性安装股浅动脉顺行插管、原发......

    作者:杜中涛;邢家林;刘锋;缪娜;赵岩岩;郝星;谢海秀;李蛟;侯静 刊期: 2013- 03

  • 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体外循环(ECC)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ABG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30例.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经T3、T4间隙行双侧胸椎旁间隙穿刺置管,两侧分别注射试验剂量0.375%罗哌卡因5ml,5rmin后分别给予首次量0.375%罗哌卡因15ml.于ECC前、术毕、术后6h、24......

    作者:孙立新;王强;王明山;时飞 刊期: 2013- 03

  • 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Plt)分离回输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36名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ASAⅡ~Ⅲ级,年龄24~60岁,体重53~71kg.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18):对照组(A组)和急性Plt分离组(B组).A组行单纯术中自体血回收,B组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回输及术中自体血回收,整个Plt分离过程在肝素化之前完成.于麻醉诱导......

    作者:苏文婷;黄庆;陈昆 刊期: 2013- 03

  • 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术后的短期左心辅助

    目的总结心脏术后严重左心功能衰竭患儿使用左心辅助装置(LVAD)的临床经验.方法3例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患儿,平均年龄7个月,术后左心衰竭短期使用左心辅助.结果3例患儿全部顺利脱机,存活出院.辅助流量100~120ml/(kg·rmin),辅助时间72~98h.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感染、右心功能不全.结论离心泵左心辅助不像ECMO那样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病例是非常有效的.其成功和病例的......

    作者:张蔚;沈佳;姜磊;唐嘉忠;朱德明 刊期: 2013- 03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与意外情况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相关并发症和意外情况进行临床总结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安贞医院进行IABP治疗的患者,对其在安装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73例IABP患者中,发生相关并发症与意外情况35例(5.20%),主要是下肢缺血、置管困难、误入股静脉、球囊破裂、腹膜后血肿、误入对侧股动脉、管路漏气、机器故障.死亡12例(34.3%).......

    作者:邢家林;杜中涛;龚庆成;侯晓彤 刊期: 2013- 03

  • 股动静脉插管方式对下肢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股动静脉插管方式对成人心脏术后行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时下肢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阜外医院成人心脏术后行V-AECM013例患者临床资料.以插管侧下肢肿胀为肢体并发症诊断标准.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股静脉插管方式相同,股动脉插管有人工血管股动脉端侧吻合(n=5)、分支动脉供血管插管(n=8)两种方法.结果13例患者中4例发生下肢并发......

    作者:胡金晓;楼松;龙村 刊期: 2013- 03

  • 周围体外循环技术在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周围体外循环(PECC)在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中的建立方法与灌注管理策略.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使用达芬奇S(daVinci.S)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在PECC下完成心脏直视手术283例.采用Seldinger技术,在食道超声(TEE)引导下,经右侧股动脉、股静脉及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ECC).ECC采用浅低温、中流量灌注,转流中使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装置辅助引流,......

    作者:王加利;高长青;李佳春;张涛;马兰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