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7年第1期文章
  • 不同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

    目的比较不同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本院行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在3个月以内的共74例,随机分A、B两组,每组37例.病种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完全性房室隔缺损等.两组麻醉方式相同,CPB采用中深度低温,肛温30℃时阻断升主动脉,同时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A组灌注改良St.ThomasⅡ晶体停搏液;B液......

    作者:黄国栋;陈欣欣 刊期: 2017- 01

  • 羟乙基淀粉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估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用于成人体外循环预充的风险与获益.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4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羟乙基淀粉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主要含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晶体液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主要含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主要研究两种不同体外循环预充液组成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评估患者手术预后情况.结果羟乙基淀粉组主动脉阻断时......

    作者:余鹏飞;张鼎;熊红燕;雷兰萍;杨静;张洁;陈其龙;陈涛;金振晓;俞世强 刊期: 2017- 01

  • 心脏术后患者输注回收式自体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检测经血液回收机收集的自体血放置时间的血气变化并观察心脏术后患者输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自体血回输时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60位患者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各50ml,常温放置,在1h、3h、5h、7h、9h、12h各时间点检测血气,并监测患者术后输注回收式自体血前和输注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活化凝血时间(ACT)及凝血酶原时间(P......

    作者:叶家欣;张蕾;熊剑秋;葛敏 刊期: 2017- 01

  • 应用心脑联合灌注策略改善复杂主动脉畸形患儿术后早期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比较心脑联合灌注和单纯区域性脑灌注在小儿复杂主动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141例患有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的小儿(1个月至94个月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根据体外循环灌注方式分为心脑联合灌注组(n=56)和单纯区域性脑灌注组(n=85),分析两组术中相关参数、术后生化指标、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作者:赵聪聪;刘晋萍;冯正义;赵举;胡金晓;崔勇丽;李守军;闫军 刊期: 2017- 01

  •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瓣返流对近中期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肺动脉瓣返流对右心大小及功能、左心功能的影响及肺动脉瓣返流与ECGQRS波宽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了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TOF根治术的49名患者,复查心脏超声、胸片及ECG,根据肺动脉瓣返流程度分为两组,A组(n=24)包括无肺动脉瓣返流及轻度返流患者,B组(n=25)包括肺动脉瓣中重度返流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右室的大小、左室射血分......

    作者:郭弈;高长青;李伯君;叶卫华;李力兵 刊期: 2017- 01

  • 微小化体外循环对低体重小儿围术期输血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微小化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输血量及院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10月157例体重≤10kg患儿ECC手术.传统组(C组,n=73例)采取传统ECC系统;微小化组(M组,n=84例)采用微小化ECC系统,记录围术期血气指标、围术期输血量、术后24h胸液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均无死亡.M组平均每例术中及术后红细胞用量均显著少于C......

    作者:雷迪斯;章晓华;周成斌;陈星;肖灯科;彭勤宝;庄建 刊期: 2017- 01

  • 自体冷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与磷酸化蛋白激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冷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与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抗凋亡机制的相关性.方法82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随机分为:非自体冷血停搏液(A)组33例和自体冷血停搏液(B)组49例.阻断前和主动脉开放30min取右心耳组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I);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AKT(P-AKT),记录术中复跳时间、复跳率、术后2h左心室心......

    作者:马超;张青;沈定荣;王元祥;彭乐;孟保英;提运幸;丁以群 刊期: 2017- 01

  • 右美托咪定对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体循环阻力和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体循环阻力和全身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年龄40~55岁,体重45~65kg,身高155~170cm,性别不限,ASAⅡ~Ⅲ级,NYH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前D组经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继之以0.5μg/(......

    作者:梁东科;张炳东;陈燕桦 刊期: 2017- 01

  • 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离体和在体实验研究

    目的初步考察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离体和在体性能.方法离体实验检测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性;在体实验中12只雌性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应用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及Maquet公司Rotaflow系统进行体外循环,4.0L/min运转6h,于转流前、转流中每2h及转流后取静脉血检测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评价装置溶血性能并检测血小板激活率.结果离体实验证实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

    作者:刘宇;周圆圆;尹宗涛;李洪谊;王辉山 刊期: 2017- 01

  • PKCε信号通路介导甘青铁线莲活性成分APG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甘青铁线莲活性成分APG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大鼠心肌细胞,经2μM/L和4μM/L的APG预处理24h后,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I/R)(缺氧45min,复氧3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检测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丙二醛(MDA)的释放量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采用Western......

    作者:冯颖达;冯建宇;杨阳;狄守印;张伟;陆云阳;汤海峰;朱艳荣 刊期: 201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