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
联合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本院心外科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间行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瓣膜置换术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筛选出该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AKI诊断标准为48h内血清肌酐水平(Scr)上升≥26.4μmol/L,或较基础值增加≥50%,和(或)......
作者:张慧;张涛元;王淼;支伟伟;陈伟 刊期: 2017- 03
-
五种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五种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直视手术的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5组:HTK液组(A组)、改良St·Thomas液组(B组)、4:1(自体血:晶体)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C组)、1:1(自体血:晶体)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D组)和1:4(自体血:晶体)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E组).五组患儿平均年龄(5.8±0.4)月,平均体重(6.1±0.3)kg.体......
作者:孟保英;吴文智;丁以群;张青;潘晓兰;王元祥;彭乐 刊期: 2017- 03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用于体外循环(ECC)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行ECC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异体血和自体血回输.比较两组血液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凝血酶原、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作者:邓宁;唐新桥;陈建明;李慧梁 刊期: 2017- 03
-
顺行性脑灌注不同流量控制方法的脑保护研究
目的总结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顺行性脑灌注期间使用不同流量控制方法对患者脑保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8月,70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流量控制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T1组(单纯流量控制组),22例,脑灌注流量5~10ml/(min·kg);T2组(左侧桡动脉压控制组),24例,脑灌注期间维持左侧桡动脉压力40~70mmHg;......
作者:潘绪;汤楚中;孙文婷;李寒;迟海涛;张鹏宇 刊期: 2017- 03
-
两种术式治疗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扩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在行主动脉瓣置换(AVR)的同时,实施升主动脉成形术或升主动脉置换术,探讨影响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12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其中AVR联合升主动脉置换术组43例,AVR联合升主动脉成形术组81例......
作者:朱江;李卓东;谈梦伟;唐昊;徐志云 刊期: 2017- 03
-
主动脉弓置换术后血小板功能改变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深低温停循环下(DHCA)全主动脉弓置换患者术前及鱼精蛋白中和后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主动脉夹层患者入组,排除标准为:发病时间超过30d、二次手术、术前7天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血液系统慢性疾病.记录术前和转机一般临床资料;取麻醉诱导后(T1)、鱼精蛋白中和5min后(T2)两个时间点的静脉血,用血栓弹力图(TEG)行凝血功能检测,常规实......
作者:陈良;姚婧鑫;吕琳;龙村;楼松 刊期: 2017- 03
-
成人心血管手术无输血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心血管外科成人手术无输血(异体血)的临床经验,旨在进一步拓宽无输血手术范围,缓解血源紧张的压力,避免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术前调整凝血功能至适合手术的状态、术中合理配置体外循环管道系统、合理的手术技术及有效的术后止血、血液回收及回输技术的使用等综合措施来保护血液.结果648例患者中有516例完成无输血手术,总体无输血率达79.6%,无输血组术后血红蛋白(111.3±15)g/L,平均红细......
作者:张旭;杜宇;郑晓梅;朴虎林;王勇;王天策;柳克祥 刊期: 2017- 03
-
经皮移除股动脉插管之新技术心得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股动脉插管移除方法.方法2例男性患者行V-AECMO,撤除股动脉时采用微创大血管支架手术中使用的AbbottPercloseProglide经皮血管缝合器进行移除ECMO动脉插管并修补股动脉.结果2例患者均成功移除股动脉插管,复查超声下肢血流良好,插管部位无明显出血并发症.结论经皮移除股动脉插管可避免传统开放直视下拔管并作股动脉缝合修补的缺陷,是一种容易、快速、安全的拔管方式,但仍......
作者:刘燕;曹乃文;魏新广 刊期: 2017- 03
-
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治疗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回顾性总结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治疗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杂交手术.采用浅低温、常规流量CPB,根据手术需要予以短暂停循环,同时行选择性脑及右上肢区域灌注.撤离CPB后同期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结果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停循环时间分别为76~253(152.88±47.29)min、32~146(84.22±33......
作者:王雪延;李全正 刊期: 2017- 03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ECMO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9例经ECMO支持治疗的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ECMO前状态、应用ECMO时机、ECMO并发症及疗效、收集患者ECMO2h前及2h、6h、12h、24h和48h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剂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入选者男5例,女4例;年龄......
作者:程周;李斌飞;廖小卒;王立强;朱晶宇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三甲氧苄嗪对低温保存大鼠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 2 选择性桥灌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 3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防治进展
- 4 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5 不同脑保护方法对神经元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6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急诊患者中的救治体会
- 7 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过程血液保护和输血策略
- 8 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ATP含量和羟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 9 改良超滤的时间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 10 抑肽酶对冠脉阻力及其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11 第三届五洲国际心血管病研讨会体外循环分会概况
- 12 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手术的动物实验
- 13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
- 14 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分析
- 15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不同氧分压复灌对心肌损伤的影响
- 16 聚明胶肽预充引起血压下降报告1例
- 17 HTK液与含血停搏液用于瓣膜置换联合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患者术中心肌保护的研究
- 18 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
- 19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稿约
- 20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体外循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