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
心内吸引减压阀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为了减轻体外循环心内吸引力过大,所产生的负压对红细胞和心内膜的破坏,将研制的一种心内吸引减压阀我们在临床试用.方法6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减压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减压组体外循环中心内吸引应用减压阀,对照组体外循环中心内吸引不用减压阀.转流中用负压表进行心内吸引管负压测定.分别在转流10min和1h采血2ml,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b)、红......
作者:乔建民;高立兵;王委三 刊期: 2008- 04
-
持续血液净化结合控制性心脏减负荷治疗心血管术后严重急性左心衰
目的本前瞻性研究旨在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技术(CRRT)控制机体处于浅低温,迅速减少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脏做功治疗心血管术后严重左心衰.方法6例心血管术后急性左心衰(左室射血分数LVEF20mmHg),4种正性肌力药物难以维持循环.CRRT控制中心血温34℃;4h内滤出水分使PAWP从23mmHg降至11mmHg;减少血管活性药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0~70mmHg,心排出量(CO)>2.0L/mi......
作者:张海涛;刘楠;杨戎;于存涛;朱俊明;常谦;孙立忠 刊期: 2008- 04
-
用Sonoclot分析仪测评体外循环后凝血功能的改变
目的用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观察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前、后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2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麻醉前及首次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取静脉血用Sonoclot分析仪检测全血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并进行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测定.结果体外循环前后ACT差异无显著性(P=0.27),而使用玻璃珠作为促凝剂的检测试剂盒(gb-ACTKit)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
作者:王仕刚;龙村;高国栋 刊期: 2008- 04
-
心脏跳动二尖瓣置换术对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MVR)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行MVR手术,15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不停跳组),15例在中低温冷血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下进行(停跳组).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点抽取外周血,进行免疫系统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不停跳组在术后3d,C3、C4、IgA已恢复正常,术后7d,所有指标......
作者:邱志兵;陈鑫;李朝先 刊期: 2008- 04
-
体外循环手术对红细胞CD35、CD59及T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ECC)手术对红细胞CD35、CD59及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ECC手术病例18例,于转机前、体温低点、转机末和术后1d、3d、7d晨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红细胞CD35、CD59,以及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结果ECC前至ECC末,CD35+红细胞(CD35+-E)百分率、CD59几何平均荧光强度比值(CD......
作者:胡金川;田亚平;李佳春;董培青;万彩红;谷峰;骆荩;高艳红;江朝光 刊期: 2008- 04
-
心脏停跳和不停跳体外循环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影响的差异.方法60例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不停跳组(实验组)和停跳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对照组20例,分别于10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结果两组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CD4+/抑制T淋巴细胞(CD8+)、NK细胞在体外循环后下降,CD8+上升,差异有......
作者:冼磊;陈铭伍;雷宾峰;吴家远;李山;何巍 刊期: 2008- 04
-
体外循环中温度对小儿神经系统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温体外循环和浅低温体外循环对小儿脑代谢的影响.方法室间隔缺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常温(35℃以上)和浅低温(32℃)下手术纠治.在ECC前、ECC结束和术后20h检测S100蛋白浓度.用近红外线光普法(NIRS)测量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HbO2)、脱氧血色蛋白(HbD)及氧化型细胞色素aa3(CytOx).结果两组S100蛋白都在转流结束时明显升高,术后回落,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作者:朱德明;王伟;黄继红;黄惠民;张蔚;傅惟定 刊期: 2008- 04
-
变温式改良超滤改善婴幼儿心脏手术的预后
目的探讨变温式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心脏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同一外科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例,配对法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ECC)停止后开始超滤.改良超滤组血液未经变温直接进入右房;变温式改良超滤组血液变温后汇入右房.观察两组患儿超滤前后的体温和红细胞比积(Hct)、超滤量、超滤时间、术后出血量、红细胞悬液和血浆用量、正性肌力药使用时间和......
作者:李刚;芶大明;杜磊;安琪;赁可;邓硕曾;刘进 刊期: 2008- 04
-
复合超滤对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合应用改良超滤和零平衡超滤对改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ECC)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60例行二尖瓣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常规超滤组(CUF组)、改良超滤组(MUF组)、零平衡超滤组(ZUF组)和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组(M+Z组).分别检测和记录各组围术期红细胞比积(Hct),呼吸功能[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作者:杨小云;刘宝玉;周凯;丁盛;郑轶峰;魏小红;刘小燕;宋恒昌 刊期: 2008- 04
-
一期Norwood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总结一期Norwood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5例患儿诊断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平均年龄(2.3±2.8)个月,平均体重(4.2±0.9)kg.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开展一期Norwood手术,停循环期间,3例采用脑部顺行灌注,流量10~15ml/kg.使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技术.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222±104)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10±35)mi......
作者:周成斌;陈萍;柯俊;章晓华;陈寄梅;陈欣欣;庄建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 2 丹参和654-2对体外循环胃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3 外源性及内源性腺苷预适应在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 4 匹那地尔对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及舒缩功能的影响
- 5 羟乙基淀粉对体外循环后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
- 6 积极发挥体外循环在内科急症的作用
- 7 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 8 心脏保存液冠状动脉保护进展
- 9 ECMO是心肺支持的好方法
- 10 白细胞过滤减轻心肌过氧化反应及心肌组织损伤
- 11 用虹吸法处理体外循环中变温水箱故障
- 12 改良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 13 机器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心肌灌注方法及效果
- 14 血液代用品与体外循环
- 15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
- 16 体外循环在中心性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 17 少血预充体外循环技术对新生儿心脏手术临床结果的影响
- 18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心肺复苏对成年心脏骤停患者生存影响的meta分析
- 19 不同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炎性因子的对比研究
- 20 新型心肌保护灌注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