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ECC)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围术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按12ku/kg计算乌司他丁用量,分别在麻醉诱导和ECC开始时按6ku/kg静注乌司他丁共两次,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用法同乌司他丁组.分别在ECC开始前(T1)、主动脉阻断前1min(T2)、主动脉开放后......
作者:孙亮;刘萍;常忠路;张衍鲁;陈庆伟 刊期: 2010- 02
-
自体血逆行预充在体外循环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通过实施自体血液逆行预充(RAP),观察能否有效降低体外循环(CPB)预充量,提高术中Hct,减少术后异体血输入量及改善临床结果.方法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N1组(RAP组)和N2组(对照组),每组各105例.RAP组在主动脉插管与主动脉管路连接后,开放连接管,使动脉管路中血液缓慢逆行返回,替代出等量的预充液体,存入备用袋中,待膜肺动脉路至主动脉插管处管路完全被血液充满后,钳夹主动脉路.腔......
作者:杨璟;何美玲;赵岩岩;董培青 刊期: 2010- 02
-
自体血逆行预充对体外循环期间血液有形成分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血逆行预充(RAP)技术应用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RAP组20例;常规预充组(CP组)20例.RAP组于CPB开始前用患者自体血置换出部分预充液.对比两组患者肝素化10min(T1)、CPB30min(T2)、鱼精蛋白中和后10min(T3)、CPB终止1h(T4)患者静脉血标本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
作者:赵岩岩;杨璟;董培青 刊期: 2010- 02
-
糖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中胃肠激素和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中糖代谢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3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糖预处理组(Ⅰ组,n=15),对照组(Ⅱ组,n=15).Ⅰ组于术前3h口服无渣饮料200ml(含糖50g),Ⅱ组禁饮食方法按外科常规进行.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前、CPB前、CPB15min、开放升主动脉后5min、停止CPB20min和术后3h,测定红细胞比容和血糖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胃泌素和胃......
作者:黑飞龙;王泽锋;崔勇丽;周伯颐;于坤;龙村 刊期: 2010- 02
-
非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凝血酶和血小板的激活及乌司他丁的影响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术期凝血酶和血小板的激活情况及乌司他丁对此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40例OPCABG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20例.U组: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泵入6000U/kg的乌司他丁,30min内输完,然后以1000U/(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切皮前(T1......
作者:王古岩;吉冰洋;刘宁宁;昌克勤;王越夫;何爱霞;李立环 刊期: 2010- 02
-
经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的体外循环余血回输对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细胞滤器过滤体外循环(CPB)后余血回输对患者白细胞(WBC)数量、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CPB后余血回输过滤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检测CPB余血回输前、CPB余血回输完成后1h、6h、24h、48h的WBC数、IL-6、IL-8、TNF-α浓度.结果WBC数过滤组CPB余血回输......
作者:李景文;龙村;孙鹏;刘凯;考力 刊期: 2010- 02
-
体外循环搏动灌注对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对患者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12月间在CPB下手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P组)20例和非搏动灌注组(NP组)20例.主动脉阻断期间P组应用人工心肺机自身的滚压泵通过转速改变形成搏动血流进行灌注,NP组采用常规平流灌注.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诱导后(T1......
作者:沈耀峰;李欣;郭震;徐美英 刊期: 2010- 02
-
中低温选择性脑灌注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比不同温度全身停循环选择性顺行脑灌注(SACP)技术围术期患者肝肾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60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动脉瘤患者在全身低温停循环SACP条件下实施手术.根据停循环时直肠温度不同分为深度低温组(20℃)和中度低温组(25℃),对比两组围术期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血......
作者:万彩红;刘晓军;韩敬梅;管玉龙;董培青 刊期: 2010- 02
-
体外循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ECC)配合完成手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共15例胸外科患者应用ECC配合完成手术,气管肿瘤8例,纵隔巨大肿瘤3例,肺癌侵及血管4例.ECC方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5例,股动脉/右心房插管7例,升主动脉/右心房(或腔静脉)插管3例.结果死亡2例(13.3%):肺癌侵及血管行右全肺切除+上腔静脉置换术1例;纵隔巨大肿瘤压迫上腔静脉行肿瘤切......
作者:马丽娟;郭庆凤;崔建;蒋树林;农造莉 刊期: 2010- 02
-
微创体外循环在成人气管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气管外科手术中应用微创体外循环的经验.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使用常规体外循环器材自行组装微创体外循环管路,按照闭式常温中流量股动静脉体外循环对5例气管肿瘤导致严重气管狭窄患者进行呼吸支持.结果5例患者提前建立体外循环后,安全度过了由于严重气管狭窄所致麻醉诱导和手术难关,未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和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充分理解微创体外循环理念,使用现有常规体外循环器材建立微创体外循......
作者:李欣;徐美英;刁文瑜;徐凌峰;郭震;常昕 刊期: 2010- 02
动态资讯
- 1 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围术期处理
- 2 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与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 3 长时间体外循环转流对代谢的影响及处理
- 4 反向钠钙交换体在大鼠心脏钙预处理中的作用
- 5 腺苷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 6 不同浓度硫化氢托马斯液心脏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 7 谷氨酰胺对体外循环患者肠道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 8 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心脏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患者结局相关性研究
- 9 体外循环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 10 氯通道阻滞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致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 11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动脉插管策略及评价——附85例报道
- 12 心血管病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 13 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抢救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反思
- 14 体外循环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 15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中激活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作用的研究
- 16 联合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 17 低预充体外循环方法对低体重婴幼儿心脏手术影响的初步研究
- 18 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
- 19 体外膜肺氧合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 20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即早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