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
主动脉夹层患者体外循环术后红细胞超微形态学观察
目的应用显微影像技术观察主动脉夹层患者体外循环术后红细胞超微形态学变化,为红细胞损伤和亚损伤提供超微形态学证据.方法收集本中心2016年3月到2016年8月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液标本.使用不同显微技术(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红细胞超微形态学改变(红细胞畸形率、红细胞长度、宽度、高度、洞深、表面粗糙度等)以及红细胞膜的完整性(丝状激动蛋白分布).结果与健康成人对照......
作者:邓丽;刘宏宇;苏晶晶;陈月;胡光;杨慧 刊期: 2018- 05
-
改良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血小板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全身肝素化后体外循环建立之初经静脉引流管快速放血采集肝素抗凝全血,使用血液回收机的血小板分离程序分离富血小板血浆,鱼精蛋白中和后回输.对照组:未行自体血小板分离.于麻醉诱导后5min(T1)、给予鱼精蛋白后5min(T2)......
作者:王惠;梁碧霞;于坤;吉冰洋;黑飞龙 刊期: 2018- 05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剩余机血超滤处理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剩余机血经超滤处理,是否可提高机血回输后对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PFHb)的增长量、减少机血回输量和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60名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对照组(n=30)将剩余机血直接经主动脉插管回输或收集至输血袋中经外周静脉回输;超滤组(n=30)则对机血进行超滤浓缩处理后回输.比较两组机血回输后患者血红蛋白及游离血红蛋白增长量(△Hb,△PFH......
作者:闫姝洁;楼松 刊期: 2018- 05
-
长时间心肺转流患者应用微聚体滤器处理剩余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在长时间心肺转流(CPB)患者中,对比研究应用微聚体滤器(SQ40s滤器)与普通输血器处理剩余机血与Cellsaver回收血液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CPB需低温停循环或低流量的成人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SQ40s滤器,n=30)与对照组(普通输血器,n=30),组内随机分为剩余机血组(n=15)和Cellsaver回收血组(n=15).主要临床终点指标:扫描电镜滤膜残留物观察.次要......
作者:刘铭月;李勇男;刘刚;闫姝洁;张巧妮;楼松;吉冰洋 刊期: 2018- 05
-
心脏手术患者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心脏手术患者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报道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HIT的中、英文献,以英文检索词“heparin”、“thrombocytopnia”、“cardiacsurgery”、“cardiopulmonarybypass”检索PUBMED,以中文检索词“肝素”、“血小板减少”、“体外循环”及“心脏手术”检索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统计分析......
作者:张明哲;姚允泰;李立环 刊期: 2018- 05
-
两种抗凝剂保存富血小板血浆的效果研究
目的离体状态下评价以肝素抗凝和以枸橼酸抗凝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在常温保存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的质量变化.方法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选择本院40例拟行体外循环手术的成人患者,麻醉诱导后,抽取中心静脉血30ml分别注入多支枸橼酸抗凝管及肝素抗凝管内,分为枸橼酸(SC-PRP)组和肝素(H-PRP)组.经过二次离心,制成PRP,在即刻(0h)、2h、4h、8h、24h取PRP检测血小板四项参......
作者:梁碧霞;黑飞龙;王惠;周纯;吉冰洋;于坤 刊期: 2018- 05
-
氨甲环酸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早期预后和费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对紫绀小儿心脏手术早期预后和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患者328例,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被分为两组:对照组为138名患儿围术期未接受任何抗纤溶治疗;TXA组为190名患儿术中接受50~80mg/kgTXA.记录并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回归模型评估术中应用TXA与围......
作者:张昱;石佳;黑飞龙;刘晋萍;然鋆;晏馥霞 刊期: 2018- 05
-
基于倾向指数匹配法回顾比较无血体外循环手术后是否输注库存红细胞对患儿的短期影响
目的比较无血体外循环(CPB)术后是否输注库存红细胞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短期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行CPB下未输注异体血心脏直视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CPB术后是否输注库存红细胞分为A、B两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术前资料基线值一般的患者,终两组各纳入45人.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学监测结果以及其他围术期资料.结果患儿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血红蛋白、红细......
作者:曹凡;邹明晖;陈伟丹;黄国栋;周娜;汪传喜;陈欣欣 刊期: 2018- 05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期间抗凝治疗
目的术前诊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需要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时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旨在为HIT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期间的抗凝策略提供新的选择.方法回顾了近期本院3例术前诊断HIT、术中使用替代肝素抗凝实施心脏手术的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讨论了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中阿加曲班和比伐卢定在各种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监测指标、安全性、有效性、临床效果和注意事项等.结果3例......
作者:于坤;梁碧霞;刘明政;吕峰;高国栋;胡强;秦春妮;黑飞龙 刊期: 2018- 05
-
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改善离体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胰岛素抵抗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离体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后心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AMPK基因敲除(AMPKα2-/-)和C57BL/6小鼠各18只,均各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I/R组、AICAR(AMPK激活剂)处理(ARCAR+I/R)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小鼠心脏灌注模型,检测灌注前后灌注液中葡萄糖浓度;灌注结束后,检测灌注液中肌酸激酶(CK......
作者:王志法;殷强;顾春虎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全胸腔镜与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并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的病例对照研究
- 2 麻醉药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 3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减少主动脉夹层手术围术期异体血制品用量
- 4 不同温度糖氧剥夺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表达小泛素样修饰蛋白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 5 体外循环上下半身分别灌注主动脉弓缩窄矫治术
- 6 远端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7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5年第13卷总目录
- 8 阿托伐他汀抑制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大内皮素及氮末端脑钠肽原上调
- 9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稿约
- 10 蛋白激酶C在心肌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11 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小安全流量的临床研究
- 12 体外循环常用预充液离体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13 自体冷血停搏液对非紫绀型未成熟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意义
- 14 循证医学与体外循环
- 15 冷冻消融迷宫术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围术期管理
- 16 胸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 17 心脏瓣膜手术后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时的护理策略
- 18 新型无血预充大鼠深低温停循环模型的建立
- 19 主动脉弓滑动成形术治疗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
- 20 胎羊体外循环通过microRNAs导致胎心功能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