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1年第2期文章
  • 穿心莲内酯在减缓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抑制NF-кB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深静脉血栓的小鼠动物模型,取血栓标本,测量裸栓长度并称重.检测E-selectin、VCAM-1和Fibrin的表达,白细胞浸润密度等指标.结果应用穿心莲内酯处理的小鼠血栓E-selectin、VCAM-1、Fibrin的表达显著下降,白细胞浸润密度显著下降.结论穿心莲内酯能抑制NF-кB信号通路,进而起到显著抑制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作者:王玉玖;张刚;王岩;邹承伟;王安彪;王晶;耿建国;王尽淘;范全心 刊期: 2011- 02

  • 酸性液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心脏停搏液停搏的离体大鼠心脏模型,评价酸性缓冲液或者含有环孢素A(CsA)的酸性缓冲液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否与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有关.方法取SD大鼠心脏,建立离体Langendorff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Con组):经历平衡期20min,St.ThomasⅡ停搏液灌注后常温缺血30min,KH缓冲液[pH:(7.4±0.5)]再灌注60......

    作者:段欣;吉冰洋;于坤;黑飞龙;刘晋萍;龙村 刊期: 2011- 02

  • 气动左心辅助循环泵-罗叶泵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实验对国产气动左心辅助循环泵-罗叶泵内表面进行内皮化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内皮化的黏附效率进行体外模拟测试.方法将羊内皮细胞种植于罗叶泵泵体内,培养第4d、10d取样,样本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模拟测试装置对内皮化的罗叶泵进行体外测试,在预定的时点(0.5h、1h、2h、4h、8h、12h、24h)收集培养液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羊主动脉内皮细胞在罗叶泵内生长良好,10d后于泵体......

    作者:李晖;黄焕雷;肖学钧;林秋雄;成安衡 刊期: 2011- 02

  • 体外循环对大鼠血脑屏障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大鼠血脑屏障(BBB)功能及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体外循环组(C组).S组进行相应的麻醉和手术操作但不进行CPB,C组进行CPB60min并继续观察2h.每组随机取6只测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另6只做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以及大鼠BBB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与S......

    作者:曹惠鹃;孙莹杰;张铁铮;周锦;姚婧 刊期: 2011- 02

  • 乌司他丁对缺血再灌注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在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P-选择素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18只随机分为3组:低钾右旋糖酐液(LPD)组、UTI组和对照组.建立兔在体肺缺血冷存再灌注模型,阻断左肺门后将左肺下叶在体冷存于10℃肺保存器内2h,再灌注2h.LPD组灌注LPD液,UTI组灌注含UTI的LPD液,对照组不灌注肺保护液.分别于左肺门阻断前、缺血2h、再......

    作者:常忠路;康炳玲;陈庆伟 刊期: 2011- 02

  • 远端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ischemicpreconditioning,RIPC),是一种能够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能力,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保护方法.在致命性缺血发生前通过心脏本身的短暂缺血再灌注后,能够使缺血区心肌在急性致命性缺血时耐受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坏死,称为心肌的缺血预处理.短暂的一个器官和组织的缺血再灌注可以传递保护作用到远隔器官和组织称为RIPC.脑、肝、肠、肾、肺及骨骼肌都能......

    作者:王小华 刊期: 2011- 02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即早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心脏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外科治疗的成败,如何早期发现CPB引起的脑损伤,并准确判断其严重程度,目前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即早基因(immediate-earlygenes,IEGs)中的c-fos基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讨c-fos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用于体外循环围术期脑缺......

    作者:韦韦 刊期: 201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