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
50例全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方法总结
目的总结50例使用daVinciS型机器人手术系统行不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50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由daVinciS手术系统操作完成.麻醉诱导采用依托咪酯、利多卡因、哌库溴铵及舒芬太尼静脉注射,诱导后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术中持续监测食道超声、脑电双频指数、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转流前,32例(64%)患......
作者:周琪;王刚;高长青;陈婷婷 刊期: 2009- 01
-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瓣膜置换术肥厚心肌的保护方法.方法14例重度AS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采用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直接持续灌注,首次灌温4∶1氧合血高钾停搏液,待心脏停跳充分后使用冷4∶1氧合血低钾停搏液持续灌注.开放升主动脉前主动脉根部灌温血3~5min.应用碳酸氢钠及利尿剂,采用常规超滤滤出多余液体及钾.结果自动复跳9例,20Ws除颤1次后复跳2例,除颤3次后复跳3例.停机时血钾(......
作者:赵凤华;齐弘炜;吴明营;王丽芳;蒙革;赵建刚;崔华楠;周自强 刊期: 2009- 01
-
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ATP含量和羟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ATP和羟自由基(OH·)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二者的变化与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关系.方法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10min.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低温组,后两组又分为再灌注6h、48h、96h三个亚组.每组13只动物,其中5只用于海马组织形态学观察,另8只用于ATP、ADP、AMP和OH·含量测定.ATP、ADP、AMP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
作者:孙仁波;顾卫东;王耀华;张海洲;范全心 刊期: 2009- 01
-
深低温停循环脊髓损伤的微透析研究
目的运用微透析技术观察猪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脊髓神经细胞间液中的各种物质变化,探讨脊髓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6只小型香猪,于腰2段脊髓中植入微透析针.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循环降温30min至直肠温度为20℃,停循环60min,复温和并行循环120min.在固定时间点采集微透析样本,检测氨基酸和能量代谢物质含量,观察变化趋势.结果停循环期间丙酮酸明显降低,乳酸/丙酮酸比值达到高峰.复温后葡萄糖、乳酸、丙酮......
作者:刘宁宁;孙立忠;郑军;田良鑫;龙村 刊期: 2009- 01
-
体外循环血浆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钙池操纵的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后人体炎性血浆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s)的钙池操纵的钙通道电流(store-operatedCa2+currents,Isoc)的影响.方法CPB后血浆采自我科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将已培养好的HUVECs按所加入的血浆不......
作者:汪进益;范慧敏;张旭敏;卢蓉;李健;刘中民 刊期: 2009- 01
-
体外循环所致炎性肺损伤机制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后肺损伤是全身炎症反应的一部分,其大多数表现为亚临床症状的功能改变,只有少于2%的患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ARDS的病死率大于50%,并可明显延长患者术后恢复和住院时间.尽管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对其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能全面理解.现就CPB所致肺损伤的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张楠;刘苏;郭楠 刊期: 2009- 01
-
自体血逆预充技术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自体血逆预充技术(retrogradeautologouspriming,RAP)是指患者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前,尽可能的用患者自身血液来替换CPB管路中的晶体预充液,减轻转机开始后迅速血液稀释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该技术方便、快捷、廉价,近年来在部分单位得到了临床应用.现对该技术的历史、临床意义、操作方法和目前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做综述如下.......
作者:杨峰;侯晓彤 刊期: 2009- 01
-
心脏直视手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机体免疫应答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相关的心脏直视手术可以导致机体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从而影响这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通过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的监测发现心脏手术本身和CPB均可以诱导前炎性和......
作者:赵举;龙村 刊期: 2009- 01
-
体外循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59kg,主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入院,拟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前超声报告主动脉瓣轻度狭窄,中到重度关闭小全,二尖瓣少量返流,LVEF65%.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伴室内差传,心室夺获,左室肥大.......
作者:程文莉;王中;王洪武;薛玉良 刊期: 2009- 01
动态资讯
- 1 吗啡后处理对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 2 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
- 3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 4 临床停用抑肽酶后的替代治疗
- 5 深低温停循环与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 6 小型猪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 7 便携式人工心肺辅助装置的体外氧合性能测试
- 8 心脏术后体外膜式氧合器支持治疗的临床应用
- 9 风心病与冠心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的变化
- 10 133例心脏移植供心保护回顾分析
- 11 质量管理体系在体外循环的应用与探讨
- 12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2005年会议消息
- 13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动脉插管策略及评价——附85例报道
- 14 小于10公斤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总结
- 15 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联合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 16 年轻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与介入治疗的中远期临床对比观察
- 17 心肌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8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与管理
- 19 依达拉奉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 20 深低温停循环术后短暂神经系统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