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4年第3期文章
  • 血利钾心停搏液和双向灌注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与三种经典心肌保护方法比较,探讨含血利多卡因高钾(血利钾)心停搏液和双向灌注心肌保护法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犬20只,随机分成四组(n=5),分别用晶体心停搏液(CG1)、冷稀释血心停搏液(CG2)、常温稀释血心停搏液(CG3)及血利钾心停搏液(EG).每组均经历120min心脏缺血.观察心脏停搏情况、冠状静脉窦回流血量及心肌酶浓度、心肌细胞内钙离子(Ca2+)和丙二醛(MDA)及三磷酸腺苷......

    作者:章晓华;张镜方;吴若彬;肖学钧;陈萍 刊期: 2004- 03

  • 选择性脑灌注适温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选择性脑灌注适宜温度范围.方法应用选择性脑灌注模型对24只杂种狗在适宜灌注流量和灌注压下改变不同温度进行选择性脑灌注90min后,通过上矢状窦(SSS)内不同阶段的静脉血乳酸测定、脑体感诱发电位(SEP)的连续监测及脑皮质组织病理学的检查来评估脑保护的情况.结果在20~32℃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脑功能及组织的不可逆损害.结论选择性脑灌注在适宜的灌注流量及压力下,其温度维持在20~32℃对脑......

    作者:吴维伟;李俊;徐建军;曹秀华;崔秀明 刊期: 2004- 03

  • 大鼠脊髓再灌注损伤中三甲氧苄嗪的保护作用

    目的评价三甲氧苄嗪对大鼠脊髓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三甲氧苄嗪组,每组15只.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阻断主动脉,对照组在肾动脉以下及髂动脉以上同时阻断主动脉20min,三甲氧苄嗪(TMZ)组于主动脉阻断前10min静脉内注射三甲氧苄嗪(3mg/kg),余同对照组,20min后开放主动脉.分别于阻断主动脉前、松开主动脉前......

    作者:朱晓峰;史宏宇;马宝红;邹志田;龙村 刊期: 2004- 03

  • 建立大鼠体外循环中肺保护液灌注模型

    目的为研究大鼠体外循环(CPB)中肺损伤机制与肺保护方法,建立大鼠CPB肺保护液灌注模型.方法用大鼠离体肺作为氧合器,建立大鼠CPB,肺动脉置管行低温保护液肺灌注.结果32例模型均建立成功.结论离体大鼠肺能够作为氧合器用于CPB研究,大鼠CPB中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在方法上是可行的.......

    作者:薛金熔;刘迎龙;温福兴;关彬;王强 刊期: 2004- 03

  • 不同脑灌注方法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

    1954年Gibbon[1]首次报道临床应用体外循环,为心脏外科手术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技术的日臻完善,心脏手术技术的发展,心脏外科相关材料的改进,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主动脉手术,尤其是累及主动脉弓部的手术,术后出现的神经系统损伤严重阻碍该学科的发展.......

    作者:刘宁宁;孙立忠 刊期: 2004- 03

  • 糖尿病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因素及治疗进展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易患因素之一,也是心血管疾患并发心肌梗死高死亡率独立的高危因素[1].本文就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缺血/再灌注(I/R)对其的影响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曾金;闵苏 刊期: 2004- 03

  • 肝素替代药物的研究

    体外循环(ECC)期间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但肝素在抗凝、拮抗和体外循环后出血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阐述心脏手术凝血系统激活机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有关肝素替代药物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王中 刊期: 2004- 03

  • 浅谈如何提高体外循环质量

    半个世纪以来,心脏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手术量空前的增加,而死亡率却逐渐的下降,体现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从心脏外科、麻醉科、灌注师(一个人到一个科)、手术护士到病房ICU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功不可没,体外循环专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伟明 刊期: 2004- 03

  • 体外循环下巨大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体会

    我们于2002年8月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技术行巨大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印明;刘忠;闫皓 刊期: 2004- 03

  • 急诊再次换瓣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人工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是瓣膜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治,死亡率极高.急诊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我院于2003年3月救治一名二尖瓣置换术后五年机械瓣栓塞病人,急诊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再次换瓣,同时置换主动脉瓣.体外循环转流345min,阻断主动脉150min,术中术后无血尿等并发症,患者治愈出院,救治成功.本文就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再次手术换瓣的体外循环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李嘉维;周海波;刘玉妍;刘琴湘;夏旭 刊期: 200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