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医务人员材料里绝不能出现的三个字!
时间:2025-04-29 15:05:14
在医疗领域,每一份病历、每一次诊断、每一项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医务人员作为守护健康的卫士,他们的专业素养、严谨态度以及准确的判断至关重要。而在这一系列医疗工作的背后,有三个字是绝不能出现在医务人员材料里的,那就是“想当然”。
“想当然”,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与隐患。在医疗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或惯性思维去处理。医学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科学,人体的生理机能、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容不得丝毫马虎与随意。
从病历记录方面来看,“想当然”可能导致关键信息的遗漏或错误记载。病历是患者病情的真实反映,也是后续诊断、治疗以及医疗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如果医务人员在书写病历时,对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只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填写,而没有进行详细的询问、细致的检查,那么这份病历就可能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例如,对于患者既往过敏史的记录,若只是凭借印象或推测,而未实际核实,一旦在后续治疗中使用了患者过敏的药物,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诊断过程中,“想当然”更是要不得。疾病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同一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不同的患者即使患有相同疾病,其具体表现也可能存在差异。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分析,结合各种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若仅凭经验或第一感觉就“想当然”地给出诊断,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比如,有些疾病在初期可能与其他常见疾病症状相似,若不加以仔细鉴别,就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治疗环节同样不能有“想当然”的存在。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诸多因素。如果医务人员在没有充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按照常规或自己以往的经验“想当然”地进行治疗,可能会使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引发不良反应。例如,在用药剂量上,不同患者的耐受性不同,若不根据实际精准调整,可能会因剂量过大给患者带来伤害,或者因剂量不足无法有效控制病情。
“想当然”还可能影响到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医疗团队通常需要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救治工作。如果在交接患者信息、讨论治疗方案时,有人“想当然”地表达观点或传递信息,就可能导致团队成员之间产生误解,进而影响整个治疗流程的顺畅进行。
无论是病历书写、诊断、治疗还是团队协作,医务人员都必须摒弃“想当然”的思维模式,以严谨、科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践行医者的初心与使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