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4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41/R

邮发代号: 82-433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1403
  • 国内刊号:11-4941/R
  • 出版周期:季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介绍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已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创刊(国内刊号:CN 11-4941/R;国际刊号:ISSN 1672-1403,)目前为季刊(季末15日出刊),大16开,64页。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是国内唯一的一本体外循环专业期刊,自2003年正式出刊以来,2004年3月被科技部信息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开办的栏目有“专家论坛”、“专家点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国内外信息”、“继续教育”。以提高和扩大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和知名度,给体外循环及相关专业(外科、麻醉、护理、基础研究等)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园地。

本刊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论著、教学研究、基础研究、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病例报告不超过2500字;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2个汉字以内为宜;

  3、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4、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5、统计学处理要正确,表格设计要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要清晰,格式要求用tif或jpg格式,注明图号;

  6、所有参考文献应引自正版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段末上角表出;参考文献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期刊] 序号 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三名,后加“等.”或“et.al”。文题.期刊名(外文期刊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起页-至页。

  [书籍] 序号 作者姓名.书名.版次(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年.起页-至页.

  7、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市级以上基金或属公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xxx(基金编号xxxx),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8、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它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9、作者投稿在半个月左右便能获知稿件回执,若在此期间未收到本刊“稿件处理通知书”请及时来电来函查询。作者查询有关文稿情况必须注明稿号,不采用这不退稿


期刊引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发文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往期文章
  • 乌司他丁对缺血再灌注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在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P-选择素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18只随机分为3组:低钾右旋糖酐液(LPD)组、UTI组和对照组.建立兔在体肺缺血冷存再灌注模型,阻断左肺门后将左肺下叶在体冷存于10℃肺保存器内2h,再灌注2h.LPD组灌注LPD液,UTI组灌注含UTI的LPD液,对照组不灌注肺保护液.分别于左肺门阻断前、缺血2h、再......

    作者:常忠路;康炳玲;陈庆伟 刊期: 2011- 02

  • 心脏二次手术的体外循环体会

    目的总结心脏二次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体会.方法实施心脏二次手术患者15例,其中经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10例,股动-静脉插管4例,升主动脉-腔房管1例.均在浅中低温下行体外循环.15例均采用4∶1氧合血心肌保护液.结果体外循环时间超过120min6例,心脏自动复跳8例,除颤后复跳7例.术中行超滤10例.术后1例因脑出血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二次手术患者具有病史长,病情重......

    作者:李传文;李平萍;李宪卿;孙庆燕 刊期: 2014- 01

  • 体外循环中高血钾不同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中高血钾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利于心脏复跳及术后早期心脏功能的恢复.方法将32例ECC中高血钾的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超滤组(11例)和胰岛素组(21例),观察不同方法降低血钾的效果.结果超滤组超滤前血钾浓度(6.8±1.9)mmol/L,停机前血钾浓度(4.9±1.3)mmol/L,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作者:丁振元;李佳春;王加利;骆荩 刊期: 2005- 01

  • 术前伴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围术期管理经验

    目的总结术前伴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25例术前伴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治疗资料。心脏手术后积极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结果CRRT12h后患者心率、中心静脉压、肌酐、尿素氮较未透析时明显下降(P<0.05),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较上CRRT之前明显升高(P<0.05)。围术期1......

    作者:仇冰梅;孙磊;张晓华;王常田;许飚;张雷;吴海卫;李德闽 刊期: 2016- 04

  • 体外循环对红细胞流变学特性和形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时间超过120min时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前、CPB60min、120min和结束时测定红细胞的流变学特性,术前和CPB结束时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红细胞大变形指数、综合变形指数、小变形指数在CPB60min时均明显降低(P<0.01),之后三者都有所恢复;至CPB120min时,大变形指数、综合变形指数仍低于术前水平(P<......

    作者:万彩红;董培青;杨璟;管玉龙;何美玲;郭俊;文宗曜 刊期: 2003- 04

  • 体外循环源起及其启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在国内外开展已数十余年.我们每天面对手术室内令人眼花缭乱的人工心肺机时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一种是认为这仅是工厂制造的医疗器械,对此只要按操作常规加以摆弄,完成任务即可.......

    作者:叶椿秀 刊期: 2003- 01

  • 新生儿及婴幼儿深低温停循环与选择性脑灌注效果

    目的分析和评价新生儿及小婴儿主动脉手术中使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与选择性顺行脑灌注(SACP)时脑氧饱和度变化和脑保护效果.方法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患儿24例,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6~197(78±58)d,体重2.3~5.6(4.0±0.8)kg,随机分为DHCA组(15例)和SACP组(9例),后者在降至目标温度后经无名动脉顺行插管行持续性SACP,灌注流量15~30......

    作者:彭文英;庄建;陈欣欣;陈寄梅;陈萍;李刚 刊期: 2009- 02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用于体外循环(ECC)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行ECC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异体血和自体血回输.比较两组血液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凝血酶原、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作者:邓宁;唐新桥;陈建明;李慧梁 刊期: 2017- 03

  • 顺-逆灌心肌保护在高危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的高危冠脉搭桥手术中采取顺-逆灌心肌保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年龄大于70岁、冠脉病变3支以上急重症冠心病人26例,均在体外循环(ECC)下行冠脉搭桥手术(CABG)术,总结围手术期心梗、低心排、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肌酶CK及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变化.结果1例合并室间隔穿孔手术后死于低心排,1例6个月后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手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6例,无围手术期心梗发生,心肌酶......

    作者:牛兆倬;池一凡;侯文明;杨铁南;孙忠东 刊期: 2005- 02

  • 新生儿及婴幼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目的通过本中心近年来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外科治疗经验,回顾总结新生儿及婴幼儿TAPVC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共收治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01例,男48例,女53例.体重2.5~10(6.28±1.73)kg.年龄7d~12个月,平均年龄(4.45±2.55)个月.心上型39例,心内型48例,心下型8例,混合型6例.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

    作者:韩跃虎;殷强;段乐;朱海龙;孙国成;彭岚刚;魏东明;顾春虎 刊期: 2018- 06